10 月 11 日Genome Biology 雜志上在線發(fā)表了中國科學(xué)院遺傳與發(fā)育生物學(xué)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關(guān)于基因編輯新的研究成果,該研究小組獲得了高保真的基因編輯蛋白eSpCas9(1.0)、eSpCas9(1.1)和SpCas9-HF1。
其獲得過程如下:首先利用蛋白質(zhì)工程的方法,對Cas9蛋白進行定向改造,獲得了三種特異性顯著提高的Cas9蛋白變體:eSpCas9(1.0)、eSpCas9(1.1)和SpCas9-HF1。再將三個蛋白體內(nèi)表達,發(fā)現(xiàn)sgRNA向?qū)蛄校?/span>guide sequence)長度對這三種高保真的SpCas9核酸酶的基因組編輯活性影響很大,而向?qū)蛄性O(shè)為與靶位點精確匹配的20個堿基,是確保三種高保真SpCas9核酸酶活性的重要前提。最后,研究人員將水稻tRNAGlu序列融合到U3啟動子和sgRNA之間,利用內(nèi)源的RNase P和RNase Z將未成熟的sgRNA中的向?qū)蛄屑庸こ蔀榕c靶序列精確匹配的20個堿基,最后獲得了與野生型SpCas9活性相當(dāng)?shù)?/span> eSpCas9(1.0)、eSpCas9(1.1)和SpCas9-HF1,并保持其特異性。(本文DOI:10.1186/s13059-017-1325-9)
圖:Guide sequence 對SpCas9 及其變體活性的影響